近日,青島早報刊登了《從“廁所實驗室”到“隱形冠軍“ 盛瀚色譜打破國外壟斷 國產離子色譜儀實現逆襲》的報道,講述了盛瀚二十余年將科技創新放于首位,不斷優化核心技術,實現了國產儀器的“逆襲”之路。 現在,讓我們走進這篇文章,共同體驗民族品牌盛瀚的發展與突破。 以下文章為報道內容:
在某個細分領域默默耕耘少有人知,一朝出手就能成為細分市場的絕對領導者,這種傳奇式的企業往往被稱作“隱形冠軍”。坐落于嶗山區株洲路的青島盛瀚色譜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瀚色譜”)就是這樣一家企業。因科技含量較高,長期以來,色譜儀產業被美國、瑞士的幾家行業巨頭壟斷。然而,在創始人朱新勇的帶領下,盛瀚色譜憑借著堅定的信念與不懈的努力,實現了從跟跑到超越的逆襲,逐步打破國外壟斷,向著全球領先的目標大步邁進,成為國產離子色譜儀領域當之無愧的“隱形冠軍”。目前,它是國內最大的離子色譜生產研發基地,也是唯一一家集離子色譜儀整機、核心部件、耗材產品自主研發的離子色譜儀企業。 全球領先的“隱形冠軍” 離子色譜儀是用來分析、檢測陰陽離子的科學分析儀器,主要用于環境樣品的分析,包括地面水、飲用水、雨水、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酸沉降物和大氣顆粒物等樣品中的陰陽離子,在食品、醫藥、石油化工、工農業生產、地質、公安和海關等行業領域也有廣泛應用。 盛瀚色譜的故事還要從20世紀80年代講起,彼時的中國離子色譜產業還是一片空白。1981年,美國廠商在天津多國儀器展覽會上斷言“中國幾十年內造不出離子色譜儀”,這句話刺痛了劉開祿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心。1983年,中國首臺國產離子色譜儀ZIC-1在青島嶗山電子實驗所誕生,填補了國內空白。 200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朱新勇接觸到了離子色譜儀行業,已經在貿易領域積累了一定經驗的朱新勇敏銳地察覺到國內市場對離子色譜儀的巨大需求以及國產替代的可能性。盡管當時受限于技術積累和產業鏈薄弱,國產儀器長期被進口產品壓制,但朱新勇毅然決定投身其中?!?002年成立盛瀚時,我們就有一個信念,要做世界一流的離子色譜儀,讓中國人用上自己的離子色譜儀?!敝煨掠抡f,創業初期,公司僅有240平方米的場地,研發空間極為有限,他們甚至將男廁所改造為合成實驗場地。由于資金緊張,通風柜等設備沒錢購買,只能用500塊錢的吸排油煙機和塑料布簡單處理通風問題,研發人員在充滿有毒試劑氣味的環境中工作,戴著口罩進行實驗。 書寫國產儀器逆襲傳奇 從2006年開始自主研發,盛瀚色譜開啟了漫長而艱辛的技術攻關之路。四年磨一劍,2010年,公司推出第一代離子色譜儀產品,但這款產品僅能在有限范圍內應用。面對諸多不足,盛瀚色譜沒有氣餒,繼續加大研發投入。2008年,對于盛瀚色譜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汶川地震發生后,災區水質檢測成為當務之急,盛瀚色譜的產品在此次救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讓更多人看到了國產離子色譜儀的價值。同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食品安全檢測對離子色譜儀的需求激增,進一步推動了國產色譜儀的發展。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沉淀,盛瀚色譜不斷實現技術突破。譬如,離子色譜儀的核心技術——離子色譜柱,是盛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盛瀚因此也成為中國唯一、世界第二個既能生產整機,也能批量化生產離子色譜柱的企業。朱新勇向記者介紹,離子色譜柱是離子色譜儀的核心部件之一,是色譜系統的心臟。只有把色譜柱做好,才能做好整機,才能不受制于人。盛瀚通過多年攻關,研發成功并批量化生產色譜柱,打破了進口品牌十余年的壟斷。除了色譜柱,公司還在泵的研制技術和化學淋洗液發生器技術等方面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如今,盛瀚色譜的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還出口到80個國家。朱新勇說:“盛瀚色譜目前99%的零部件已國產化,僅剩膜材料等細節待突破,預計3至5年內全面解決?!睆淖畛醯钠D難起步到如今的成果斐然,盛瀚色譜成功打破了國外在離子色譜儀領域的長期壟斷,書寫了國產儀器的逆襲傳奇。 打造儀器儀表行業的“青島名片” 在國內儀器儀表行業,雖然近年來取得了顯著進步,但整體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從全國范圍來看,儀器儀表產業在核心技術和材料方面與國外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在一些高端領域,關鍵部件和核心材料的國產化率較低,制約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在我國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科技強國及中美之間戰略博弈不斷增強的關鍵時期,科學儀器行業已到了必須集中優勢力量,系統謀劃行業整體向更高水平發展的關鍵階段。”朱新勇說,“大力推進高端科學儀器研發及產業化,實現高端產品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是我國科學儀器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span> 在朱新勇看來,青島作為國內重要的工業城市,在儀器儀表產業發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礎和優勢,海洋儀器、電子測量儀器、三坐標測量儀、離子色譜儀等國內領先。目前,青島已形成山東省級和國家級儀器儀表產業集群,然而,與上海、蘇州、合肥、廣州、北京、重慶、武漢等城市相比,青島精密儀器產業仍有諸多方面需要提升。 朱新勇認為,一方面,產業公共技術平臺建設缺失,精密儀器企業尤其是90%以上的小微企業沒有充裕的技術和資金能力自建檢驗檢測、小試中試等平臺,嚴重制約精密儀器的技術開發和產品質量提升。另一方面,青島精密儀器規上企業數量相對少,2/3的企業為營業收入低于2000萬元的小微企業,除個別領域外,尚未出現真正可以主導整個產業鏈建設和發展的龍頭企業集團。亟須引進跨國企業、培育龍頭企業,引導現有企業升規納統。此外,骨干企業在全市精密儀器產業鏈及在下游產業中的帶動作用有待進一步加強。企業之間尚未形成互補或者良性配套關系,產業協同發展生態不健全。精密儀器關鍵元器件、功能模塊、標準檢測等支撐保障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抓住機遇,實現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 “儀器儀表產業具有綠色、高附加值、能聚集高端人才且占地少等特點,對青島的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朱新勇希望儀器儀表行業能成為青島市繼啤酒、家電之后的第三張城市名片?!耙院贾轂槔數卣畬I企業在人才招聘、企業效益獎勵等方面有明確政策,為求職者提供一個月免費吃住等福利,極大地吸引了人才和企業入駐?!敝煨掠孪M鄭u市政府在科技研發、資金投入、人才培養和引進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為儀器儀表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朱新勇的愿景背后是青島把精密儀器儀表列入重點突破的新興產業之一,通過系列“組合拳”,不斷強化產業鏈發展優勢——頂層設計上,青島成立精密儀器儀表產業鏈工作專班,由市領導掛帥重點推進;在生態培育上,青島精密儀器儀表產業園已集聚??怂箍?、鼎信通訊等上下游重點企業26家,正聚力打造北方儀器儀表產業總部基地;在創新舉措上,青島兩年間推動11個儀器儀表項目獲部市聯動支持,擬支持資金近1.5億元……目前,全市儀器儀表領域規上企業達85家、科技型企業1000余家,產業鏈規模達160億元。 豐富的創新資源和良好的產業配套能力,讓青島儀器儀表產業不斷在全國增強“顯示度”,引領著我國儀器儀表國產化、高端化發展進程?!皟x器儀表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共同努力。通過加強產學研合作,整合各方資源,攻克核心技術難題,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敝煨掠抡f,“我相信,青島的儀器儀表產業一定能夠成為城市的新名片,為青島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他也希望國內儀器儀表企業能夠在國產替代的浪潮中,抓住機遇,實現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共同推動中國儀器儀表行業邁向全球領先水平。 文章轉載自《青島早報》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
總部地址:
銷售郵箱: